最近去看的舞台劇。好久沒更新唷。
會去看這齣戲可說是巧合,但也並非完全是巧合。高中時學校曾經找了編劇(或者是其他,我忘了)來演講關於這齣戲,以及現代京劇。這齣戲的結局當時給我留下了深深印象--非常微妙的結局,似是喜劇收場,但又有點脫出一般道德的框架。於是就一直想看看這齣戲。
說是這麼說,其實我並不是真的很注意舞台劇的消息……碰巧看到有人轉售這齣戲的票,於是就買了。
感想下收,沒有專業,只有感觸。
2010-10-10
空氣人形
今天看了這部電影,用MOD看了一遍預覽,然後正式點來看,再次看到板尾創路飾演的中年大叔在買日用品時我就哭了。只覺得那光景說不出的寂寞。寂寞是我看這部片得到的最強烈感覺。
因為寂寞,才會買充氣娃娃作伴;因為寂寞,才會對著figure打手槍。空氣人形的裡面是空的,然而人類也是,裡面的每一個角色都是如此,自己一人忍受著孤獨。小望的主人,電影出租店的老闆,女上班族,河邊的老爺爺,租片的年輕人,房間雜亂的女子,純一……每一個人都用他們的方式寂寞著。
或許小望反而是最不寂寞的一個,因為他很單純,還不了解甚麼是寂寞,但是在電影中他也越來越接近人類,開始懂得何謂痛苦。
小望說「因為有了心,就學會說謊。」「有了心,很痛苦。」我想作者是想藉由這個空氣人形來探討人的本質,身為人類的悲哀以及快樂。雖然有許多痛苦,但他也說「這個世界不是悲哀居多,有著它美麗的一面」。到最後小望都嚮往著能夠像個真正的人類一樣,可以慶祝生日,身邊圍繞著對他微笑的人們。在他的主人說出「沒有心,比較好」的要求時,小望生氣地說「這樣說太殘忍了」。有了心雖然讓他痛苦,但他依然想要保有心,因為沒有了心,無論痛苦或是歡樂都感受不到了。
娃娃(人形)變得與人相似的故事並不少見,尤其在日式作品中很常從這裡切入對人的定義,例如攻殼機動隊的劇場版也有類似的討論。但是這部電影裡的人形不只是一般的人形,而是發洩性慾用的充氣娃娃。小望知道這是他之所以被製造出來的原因,但是在開始喜歡純一後,被其他人拿來發洩性慾就成了痛苦的事。
而電影也不斷地將人類和人形作比較,而且是不著痕跡地。純一的屍體是可燃垃圾,而小望則是不可燃垃圾。店長一邊數落著「現在的女孩子真是的」,自己卻才是那個用下流手段發洩慾望的人。小望無法吃東西,而隔壁的年輕女子除了吃什麼也不做,他們兩個誰才比較像個人類?
我喜歡這部電影,精確地用一些微小細節觸動了觀眾的感情,節奏富有韻味,不銳利的畫面處理很棒,有著日本電影慣有的風格。 平常我不是很喜歡日本電影,但是這片深深觸動了我。
因為寂寞,才會買充氣娃娃作伴;因為寂寞,才會對著figure打手槍。空氣人形的裡面是空的,然而人類也是,裡面的每一個角色都是如此,自己一人忍受著孤獨。小望的主人,電影出租店的老闆,女上班族,河邊的老爺爺,租片的年輕人,房間雜亂的女子,純一……每一個人都用他們的方式寂寞著。
或許小望反而是最不寂寞的一個,因為他很單純,還不了解甚麼是寂寞,但是在電影中他也越來越接近人類,開始懂得何謂痛苦。
小望說「因為有了心,就學會說謊。」「有了心,很痛苦。」我想作者是想藉由這個空氣人形來探討人的本質,身為人類的悲哀以及快樂。雖然有許多痛苦,但他也說「這個世界不是悲哀居多,有著它美麗的一面」。到最後小望都嚮往著能夠像個真正的人類一樣,可以慶祝生日,身邊圍繞著對他微笑的人們。在他的主人說出「沒有心,比較好」的要求時,小望生氣地說「這樣說太殘忍了」。有了心雖然讓他痛苦,但他依然想要保有心,因為沒有了心,無論痛苦或是歡樂都感受不到了。
娃娃(人形)變得與人相似的故事並不少見,尤其在日式作品中很常從這裡切入對人的定義,例如攻殼機動隊的劇場版也有類似的討論。但是這部電影裡的人形不只是一般的人形,而是發洩性慾用的充氣娃娃。小望知道這是他之所以被製造出來的原因,但是在開始喜歡純一後,被其他人拿來發洩性慾就成了痛苦的事。
而電影也不斷地將人類和人形作比較,而且是不著痕跡地。純一的屍體是可燃垃圾,而小望則是不可燃垃圾。店長一邊數落著「現在的女孩子真是的」,自己卻才是那個用下流手段發洩慾望的人。小望無法吃東西,而隔壁的年輕女子除了吃什麼也不做,他們兩個誰才比較像個人類?
我喜歡這部電影,精確地用一些微小細節觸動了觀眾的感情,節奏富有韻味,不銳利的畫面處理很棒,有著日本電影慣有的風格。 平常我不是很喜歡日本電影,但是這片深深觸動了我。
2010-10-07
Holga 120GCFN開箱文
最近被LOMO相機大燒!
本來想買半格機,可是因為半格機閃燈要另外買,價錢稍稍高一點,最後就買了擁有眾多支持者的Holga
話留到照片之後再說吧!
我是在pchome買的,本來也是在楔石看,但是他們這批特價的Holga 120GCFN已經沒有白色了。Pchome的價格沒有差很多,於是決定還是選擇想要的顏色。(雖然其實我也很想要紅白款!)
不得不說Pchome的速度快得嚇人!!
打開外箱看到相機本身的箱子了!用泡泡紙包著。
盒子滿可愛,符合Holga玩具相機的感覺。
內容物:相機+說明書+掛帶+片框兩個(有一個裝在相機裡)
說明書,全英文……
鏘鏘~相機本體!黑白配色真是太吸引我了。我把它取名叫伊莉莎白,因為是白色……(有夠白痴)
背面
中間的圓盤就是彩色閃燈的切換盤,共四色。
把後面打開來看看吧。第二個片框就在裡面。
片框拿開後就可以看到裝電池的地方囉!所以電池要在裝底片前先裝入,不然就無法用閃燈了
其實我對攝影一竅不通,會注意到LOMO完全是因為某天去逛了誠品,後來去爬了LOMO板結果就……XD
之所以會選擇Holga系列是因為感覺輕鬆有趣,而且單價也不貴。選擇120款是因為正方形照片實在是太有趣了!!!反正都買底片機了,何不就買台有趣一點的呢!況且這款有內建閃光燈,不需要花錢擴充就可以滿足室內外的需要,彩閃也是非常吸引我的點。
目前手上還沒有底片,我很想買卷黑白底片來玩玩。底片機和數位不同的一點就是要整卷拍完拿去沖洗才知道結果,所以我應該會傾向隨性拍拍ˊwˋ最近這種顏色淺淺的秋天天空讓我很想拍拍照。
在研究LOMO機時覺得身在天龍國實在是什麼都方便……但是即使如此我還是沒有買110底片機XD如果有照出喜歡的照片,再分享上來吧!!
2010-10-05
神秘肌膚原聲帶
其實以我今天的預定而言,現在花時間寫開箱文有點魯莽orz
可是拿到一整個很開心~所以我還是要寫!
將將~剛入手的實品,塑膠膜都還沒拆。封面是Neil。
背面。明明算是主角卻在觀眾心中無甚地位的Brian。不過他跟Neil的背景色倒是用得很搭!
我是在誠品線上商店買的,不知道有沒有其他地方有在販售。
撕掉包膜後再照一張,閃光燈打出的反光看起來好像太陽。
打開是這個樣子。小時候的Neil特寫。CD本身只壓了藍色的字,真是無敵漂亮……但是這樣一來就免不了沾指紋的命運。
小Neil那頁是折頁,打開後有曲目表,版權聲明,以及導演寫的一段話。
電影最後一幕,藍色調很棒。
CD拿起來後可以看到Neil和Wendy看雪的劇照。我喜歡Neil和Wendy看雪這幕,有著小小的救贖感,但是卻和之後的劇情無甚關聯,好像那種祥和也像雪一樣融化似了的。
其實真的不用說,我非常喜歡電影的配樂,當初第一次看的時候根本是還在打導演名主演名時,就被配樂給抓住了。尤其最近音樂偏好Explosion in th sky以及草葉集這類的無人聲搖滾(instrumental rock),這片帶給我壓力大的今晚一些紓緩感。
但是其實每首曲子聽起來還真的都差不多!(喂)好啦當然是不一樣的,但是氣氛多數都很相近,我今晚只有拿來洗過耳朵而已,沒辦法注意去分辨。
這部電影,看完的人通常會感到震撼,但是音樂本身卻如此紓緩。讓我發覺導演真的是用一種溫和的態度,去敘說這個讓人難過的尖銳故事。
其實照理說我目前優先入手的CD該是The XX……但是先買這片似乎也沒什麼不好。
2010-10-01
狂蝕全愛-Total Eclipse
既然都被燒到了,就火速買了VCD然後貨到了就馬上看完。反正老片子VCD賣得很便宜(茶)。另一片也是Leo主演的《赤子本色(The Basketball Diaries)》留待有空再來看。
其實說不定預告片剪得比較讓人心痛,不過我覺得電影那種心酸也很雋永。雖然有些人這部片的評價並不算太好--角色塑造過於平面、許多地方可以更好。但是我還是看得很感動,或許是因為我是個喜歡腦補角色心理的人吧,韓波(沿用字幕翻譯名稱)和魏倫在我看來都是有著巨大悲傷的角色。
(雷下收)
無論如何Leonardo在片中的演出都是可圈可點的,將韓波那種不羈天才的形象詮釋得很到位。電影採用很外在的方式來描寫這個故事,所以其實沒有向觀眾點出韓波以及魏倫的想法。我個人覺得這有好有壞,畢竟有時候人的詮釋是一種自以為了解的表現。
其實這個鏡頭我不是很有印象……?我只記得有個很類似、但不完全相同的畫面,不知道是我看漏了或是曾經修改過。這部片對背景沒有一些了解應該很容易一頭霧水……例如我並不了解在這個場景中,韓波是在寫詩,但是他一開始又絕望地在紙上寫下「不可能」,後來又對魏倫說「我沒想到會這麼難」,究竟是什麼意思。
再來就是關於審判……揪竟是我聽錯了還是韓波也有被判有罪??囧。但是wiki上也只寫了魏倫因同性性行為而被判入獄……可是這樣一來韓波沒被判罪也挺奇怪的。
好吧其實對於這部片本身我沒有辦法說得太深入。我很喜歡這張劇照(雖然不記得是哪一幕),因為我覺得這張照片很恰當表達出片中韓波給人的感覺:眼光似乎總不在俗世、好像對一切都不抱期待。
電影裡有很多台詞是值得細細品味的,韓波和魏倫常談論關於愛以及其他的想法。其實重點都在於韓波所說的部分而不是魏倫的。
我覺得魏倫是個擺盪在俗世和超凡之間的人,他應該是很受韓波那種特立獨行的氣質吸引的:一方面嚮往他那樣的灑脫,一方面卻又放不下庸俗的慾望。這讓他成為一個很可悲並且惹人厭的角色,但是我對他的感覺憐憫多餘憎惡。
他們兩人的關係其實真的很不健康,重視對方卻又傷害對方。口不擇言地互相傷害後,當對方憤而離去時又後悔莫及,苦苦哀求,卻在復合時繼續互相傷害。我想這是來自於他們個性上的差異以及當時社會所給予的壓力。對人類來說,有時擁有個傷害自己的伴侶好過孤單一人。
片名Total Eclipse我非常喜歡,有很強的暗示在內。片名和電影表面上似乎搭不上邊,但是看過之後卻覺得它可能影射了許多許多事。我想這部片讓觀眾比較難帶入情緒的是,所使用的暗示過於隱藏,如果能點得更明確一點會讓大部分的人更容易接受。但是我想其中的分寸是很難拿捏的,若是剝開觀眾的嘴塞進去就不美,只放在眼前觀眾卻又不知道其中滋味。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