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0

歸鄉- Возвращение


結果我不但跳過了Tarkovsky,還跳過了父子迷情,因為我太喜歡這部片了,無論是劇情、節奏、拍攝技巧和畫面的構成都是。再來就是比起先前看的幾部片,這部片一點都不晦澀難懂,不習慣看藝術片的人應該也能接受,極其流暢。

這部片的劇情到了後半會有些出乎意料,怕被捏的人就不要往下看了。

開頭放的這張其實是原聲帶的封面,這張兄弟倆划著船的劇照在海報及各種文宣幾乎都有出現。

雖然片名翻作《歸鄉》,然而俄文原名的意思就是「回歸」,因此英文也翻作「The Return」。而回歸的是誰,我認為既是離家多年的父親,也是隨著父親出外的兒子。

在查找了一些影片觀後感後,發現很有趣的是不同的人對這部片所要敘述的主題為何都有大相逕庭的看法,而我因為受課堂老師的影響,將這部片的主題定位為「父子關係」以及「成長」。



電影一開始伊凡不敢從高台跳水這幕,顯露出伊凡的個性,以及和母親的親密感情。伊凡和哥哥安德烈的個性是很不同的,從伊凡不敢跳水而被夥伴嘲笑這點來看,可能會認為伊凡較為軟弱,但事實上正好相反。安德烈是屈就同儕壓力的,並且認同男孩間那種非得證實「男子氣概」的文化,出言侮辱伊凡也是為了得到同伴的認可。而伊凡則是不受這種同儕壓力所影響,我想他應該無法認同不敢跳水就不是男人、沒有膽識這種膚淺的看法。也因此在面對父親的權威時,安德烈選擇服從,甚至在心裡佩服這樣強大的男性形象,相反地伊凡則不願向父親的命令屈服,個性非常倔強。

劇情的開端始於離家十二年的父親突然返家,對伊凡和安德烈而言,父親是完全陌生的,得憑藉一張照片才得以證明他是他們的父親。而父親一出現,就馬上接手家裡的主導權(這點從晚餐中,父親負責分配食物中可以明顯看出),這樣的作法在伊凡心中激起了最初的反抗心理,因此對父親沒有好臉色,然而安德烈則是順從地扮演起兒子的角色。或許正因為伊凡和母親親近,更加不能諒解父親拋棄他們多年,又突然出現吧。

而父親帶著伊凡及安德烈出門,看似帶著孩子出遊,實際上卻另有任務。對這個任務的內容,父親完全沒有向孩子們透露,一直到影片的最終,也不知道究竟是什麼樣的任務,而父親在小島上挖出的箱子裡究竟有什麼也不得而知。父親身上始終有著謎團,只隱約知道他應是軍人(飛行員),那個任務或許跟軍方有關。至於為什麼失蹤、為什麼回來、任務到底為何,觀眾完全不得而知,這給我一種「知道他的身分是父親就夠了,其他不重要」的感覺,然而這樣陌生的「父親」是很難令孩子馬上接受的。

這趟旅程非常強烈地表現出父子三人的衝突和個性迥異之處。父親以他熟悉的、軍事化且權威性的方式在管教著兒子,雖然事實上他有柔軟的一面,也覺得虧欠孩子,但卻極少流露。伊凡不願服從這樣的權威,和父親處處針鋒相對,甚至說要殺了父親。而安德烈猶如牆頭草,一方面服從父親,另一方面也順著伊凡,缺乏主見,並且認為應當要服從父親的力量。這和影片一開始他服從同儕文化是很一致的,安德烈是屬於認同主流價值觀的那種人,並且將父親視為男人的理想形象。

而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在這短短七天與父親的相處中,父親似乎將一切都教授給了孩子,而孩子也真的繼承了他。最明顯的莫過於車子陷在爛泥中時,父親教他們砍下樹枝墊在輪胎下,這樣的技巧也在最後搬運父親屍體時用到。我特別注意了從父親死後安德烈的表現,他儼然繼承了父親的模樣,如同他繼承了父親的錶。他顯得果斷、堅決,當他命令伊凡砍樹枝時,對於伊凡的不明所以也只說了:「叫你去砍樹枝!」而沒有解釋他的用意,這和父親對待他們的方式一模一樣。因此可以想見的是安德烈會成為像他父親那樣的男人,複製父親的形象。

而伊凡的轉變則在於克服對高塔的恐懼,對父親權威的反抗使他變得更加勇敢。而父親為了安撫他而追逐他到高塔的行為也軟化了他對父親的抗拒,因此最後認同了父親,在載著父親屍體的小船沉入水中時,他和安德烈都大喊著「爸爸」。在這之前他幾乎是拒絕去喊他父親「父親」的。或許他感受到了父親隱藏在心底的愛,事實上父親並不完全像他以為的那樣冷漠。

這部片關於「成長」的描述應是顯而易見的。旅程一開始兩個孩子都得倚賴父親,而到了歸程,他們不但沒有父親可以依靠,甚至還得想辦法搬運父親的屍體。一切問題都得自己解決,而解決的方法正式父親所教給他們的。最後安德烈開車載伊凡回家,使我聯想到《援交天使》最後女兒也是在父親幫助下學會了開車,駛著父親的車彷彿是追尋父親的足跡一般。經過了這趟旅程,兩個男孩都有所成長,不再需要父親了。

在旅途中伊凡曾對父親說:「你為什麼要回來?我們沒有你也很好,有媽媽、奶奶,沒有你我們也過得很好。」似乎顯示出了父親角色的可有可無,然而我想導演認為父親在男孩成長為男人的過程中是必要的,因此在這七天的相處之後,男孩開始有了男人的樣子。但同時似乎也只要七天,父親角色的任務就能夠完成了,而不若母親對兩個孩子來說是必須長遠存在的角色。

這部電影的畫面非常冷列、美麗,甚致使人有超現實之感。藍色調的冷靜風景下,呈現的卻是父子間被放大的衝突,看的時候我既冷靜又激動,衝突的處理方式很細緻卻很激烈。畫面非常乾淨,有著神祕的氛圍。宗教的象徵在這部片也有被使用,有的人認為七天以及十二年這樣的數字都有著宗教上的意義,因為基督造物花了七天,父親也以七天造就了兒子。至於十二年,老師則認為應從本片2003年發行向前數,1991年正是蘇聯瓦解、俄國社會動盪混沌的的時期,是混亂不安的十二年。

而這個晚餐的畫面,更讓人不得不聯想到最後的晚餐。但是個人覺得宗教的元素在這部片並不是那麼強,尤其是跟Tarkovsky的作品相比。不過俄國電影的確多少會有著宗教的成份在內,因為他們的文化是深受宗教所影響的。



最後放上預告片,事實上這似乎是在法國上映時的預告片,但是英文版的預告片因為連配音都換成英語,而且剪接出來的感覺我不那麼喜歡,所以放上這個。這部片是導演玆維亞金采夫(Zvyagintsev)一鳴驚人之作,獲獎無數,個人認為非常值得一看。英文預告片寫著「It does everything a Hollywood picture doesen't.」,挺中肯的,但也不會難以看懂,非常推薦的一部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