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04

哭泣的沙皇



這部電影在第七屆台北電影節被選為最受觀眾喜愛的片子。如果沒有記錯,那一屆的台北電影節主題便是俄羅斯,而這部電影的確是非常親切好看,是相當不錯的歷史電影。


電影的原名意為「可憐、可憐的保羅」,故事聚焦在沙皇保羅一世身上,呈現出了這位沙皇的內心,以及其遭政變殺害的結局。

這部電影算是為保羅做了一點翻盤,世人對這位沙皇的印象是殘暴、愚昧、反覆且幼稚,亦有人認為其有精神上的疾病,但本片以一種充滿同情的眼光來詮釋保羅,呈現出其具有的浪漫改革理想,但卻沒有認清俄羅斯的國情以及政治現實,因此無法獲得改革成效。而保羅本身的身世便相當悲慘,他是赫赫有名的凱薩琳大帝之子,在長命且強勢的母親之下做了幾十年的王儲。另一方面,由於凱薩琳的風流名聲,許多人謠傳保羅根本不是凱薩琳丈夫的兒子。這些謠言顯然困擾著保羅,因為他數次強調自己的正統血緣,反觀凱薩琳本身倒是豪邁地對這些流言做出譏刺:「非王室血統的沙皇,保羅不會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這就是我喜歡凱薩琳的地方XDDD)

在母親的陰影下,保羅的個性較為懦弱,同時在意旁人的眼光,因為他長期以來是不受重視的。在繼任沙皇後,種種被認為異想天開的改革,以及他猶如孩童般吵著要自己的宮殿早日完成,還有保羅對普魯士文化的景仰、對拿破崙的反覆態度,都使貴族們越發輕視這位沙皇。

電影中採用最受保羅信任的帕廉將軍作為旁觀視角,保羅對帕廉推心置腹,當他向帕廉敘述自己理想中的俄羅斯時就猶如小孩那樣興奮。帕廉自始至終都是個冷靜的角色,彷彿戴著面具,表面上他效忠沙皇保羅,但是他也覺得保羅不適任沙皇。電影中有這麼一句台詞:「俄羅斯這輛馬車在發瘋的車伕駕駛下將會走向毀滅」,計畫推翻保羅的貴族基本上是以此作為政變理由,至於是否參雜貴族們的個人利益,電影是略而不談的。

而提到政變就不能不提保羅的兒子亞歷山大,在歷史上亞歷山大在政變到底扮演了怎麼樣的角色,有各方說法。電影採用的則是亞歷山大本身並無意推翻父親,也無意繼任沙皇,是在貴族們極力勸說,並保證不會危及保羅性命的前提下,亞歷山大才勉強同意發起政變。這是很漂白的詮釋方法,但是即使電影如此定位亞歷山大,我卻無法不認為他只不過是讓血沾上貴族們的手,自己坐享利益,因為以一個在宮廷中長大的王子而言,電影中的亞歷山大實在太過天真,而政變卻不殺死現任沙皇這種事,在有著弒君傳統的俄羅斯歷史中,更是一樁笑話,亞歷山大根本不可能不知道父親會因政變而死。

保羅和亞歷山大的關係是很耐人尋味的,保羅一直害怕、提防著這個比他受愛戴及信任的兒子,兒子政變殺掉父親繼任沙皇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更何況凱薩琳生前也曾有意要讓亞歷山大接任沙皇而非保羅。因此在電影中,可以看到保羅對亞歷山大的害怕,而亞歷山大也知道這點,知道保羅甚至考慮除掉他,因為同樣地父親殺掉威脅自己地位的兒子在歷史中同樣屢見不鮮。

在一旁觀看並幫助政變的帕廉,從電影中無法得知其心中想法,對於這樣天真但無能的沙皇,帕廉究竟是否有著同情?帕廉主導了政變,其實就等於直接背叛保羅,因為他是保羅最信任的貴族。而保羅這個角色,在電影多方呈現他性格的手法之下,相當具有人性,暴躁易怒是因為他想強調自己的主導權,同時又有軟弱得像想尋求溫情的孩童的一面。但無論如何,保羅也許是個不壞的人,卻不能成為一個好沙皇,因此他必須死於政變,這就是保羅「可憐」之處。這個片名出自電影中,保羅敘述其夢見了彼得大帝,對方充滿同情地喚他「可憐、可憐的保羅」。彼得大帝是所有俄國沙皇的景仰對象,但保羅天生無法達到目標,被擺放在不適合他的沙皇位置上,因而註定有悲慘的結局。

但另一個值得玩味的地方,在於繼任的亞歷山大一世,帕廉在鼓吹其政變時表明了希望亞歷山大能帶領俄國走向君主釋憲,改變保羅的專制統治局面。在亞歷山大登基前,所有人都期待他給俄羅斯一部憲法,因為當時亞歷山大親近的貴族、友人,都是屬於立憲派。然而電影結尾亞歷山大登基時,卻說了他不會改變父親的統治方式,也因此在一旁觀禮的帕廉憤而拂袖而去。在歷史上,亞歷山大也的確出乎他人期待地繼續實行了專制統治,甚至越到晚年越可見其對權力的貪戀。之後繼任的沙皇也無人有心改革,使得貴族和人民對於皇帝自發改革這件事漸漸不抱期待,俄羅斯帝國的專制直到革命才結束,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回歸電影本身,這是一部講求考據以及重新詮釋沙皇保羅的歷史電影,拍得相當流暢好看,是非常平易近人的電影。如果對那段的歷史稍有了解可以看到更細節的地方,不過即使沒有相關背景依然能夠享受這部電影。保羅、帕廉、亞歷山大三個角色都經過細心的設計,觀眾可以在看電影時感受到人在宮廷的爾虞我詐以及身不由己。同時美麗的宮廷場景,也是看這部片的一大享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