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20

父子迷情(Отец и сын )



導演:蘇古諾夫(Alexander Sokurov)

這部片我看了兩次,第一次是自己看,第二次則是在課堂上看的。必須說因為有了老師的講解,我對這部片的解讀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彎。

這部電影從片商的包裝到字幕翻譯,甚至各界影評,都偏向將其解釋為一部同志片,並且是帶有亂倫元素的同志片。但是導演本人並沒有這個意思,他拍攝這部片的主題是父愛,以及父子間的關係。在這之前要提到,蘇古諾夫在此片之前有一部名為「母子深情」(直譯片名則為「母與子」)的電影,他本人的計畫是拍攝親情三部曲,第三部則是以兄弟姊妹為題材。

而就我自己看來,這部片會被許多人以同志解釋之的原因很簡單,片中的父子關係太過神話,和大多數人的經驗無法銜接。導演自己也說了,這是一則「愛與神話」。電影中的鏡頭,有些是事實上的,有些則是精神上的。比方說一開始的片段,應該絕少有父子會有如此親密的肢體接觸,但是導演想表達的就是一種「親密」,像「聖殤」的反面版本,是父親將兒子擁在懷中呵護。

有一個部份是我在經過老師詮釋後才注意到的,就是這部片的故事背景其實被刻意模糊。片中的城市其實是在兩個不同的城市拍攝而成,既有南方的豔陽,卻又會下雪。而時間也同樣被混淆:新式的軍服與舊式的婦女打扮交錯出現,整個城市和街道又呈現出一種古典美感。時間與空間在這部片都是不明的,因為導演想呈現出的父子,並不侷限在特定時空,而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帶點形而上的意味。

也因此,這部片沒有明顯的劇情,不具備開始與結尾,就像從一個延續的生活中抽取一個片段。但是這個片段並不是隨意抽取的。片中的兒子首先經歷了失戀,最後則是面臨與父親的別離。這些經歷隱含的就是成長,當父親看到兒子時想起自己的年輕時光,兒子看到父親時則會猜測這是否就是自己未來的模樣。他們年齡相差不大,有時像朋友,但有時就如典型的父子那樣。他們一起踢球,但是電影中也呈現了父親教訓兒子的喬段。

我印象很深的一個片段,兒子撫摸父親的臉,再撫摸自己的臉,喃喃說道自己和父親真是不像,而父親的回答則是:「你會喜歡的。」因為即使他們是父子,兒子依然會有自己的人生,兒子應該要對自己的獨特幸而高興,但是兒子其實表現了對獨立和改變的焦慮:他曾試著問父親是否能夠不離開。而兒子也曾對父親談論自己的過往大發脾氣,因為那是沒有他參與的歷史,那時的父親就是他自己,而不是他的父親,是他所陌生的人。兒子和父親的互相依賴,在這部片中用很內斂但也很濃厚的方式表現了出來,而在最後他們卻要面臨分離與獨立,原本的世界面臨破裂,而他們倆個都必須在分離之後,試著再次找到彼此。

片中一個有意思的安排,是父親死去同袍的兒子,前來探問和其父親相關的事情。這個男孩強硬地告訴兒子,他一點也不羨慕有父親的人。然而「父親」正是不存在也能發揮影響力的東西,父親的「缺席」,正是他在兒子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事實上沒有人是沒有父親的,無論那個父親在或不在。

即使是第一次看完電影時,我也很喜歡這部片的色調和緩慢節奏。就像一幅會流動的畫,這部電影的鏡頭是那樣獨特而充滿美感,看完電影後也許無法清楚說出前後劇情,但是許多的片段卻會不斷浮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