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05

誰來為我摘月亮(Luna Papa)


導演:柏提古杜納佐洛夫 (Bakhtiar Khudojnazarov)



這部電影是斯拉夫電影課看的,雖然許多資料都說這是德國出品,但是導演的出身、同時也是故事背景所在地則是塔吉克共和國。這是一個中亞國家,人民多信仰伊斯蘭教,而片中的語言則是俄語和塔吉克語混雜。

在看這部片時很難不去聯想到艾米爾·庫斯杜力卡(Emir Kusturica)所導的《流浪者之歌》,因為背景皆有中亞風味,且都具濃厚的魔幻寫實味道。不過我覺得《誰來為我摘月亮》比起《流浪者之歌》悲傷得太多,看完以後有很濃的惆悵感。

英文片名Luna Papa,直翻為「月亮爸爸」,整個故事由一個尚在腹中的胎兒作為旁白,敘述母親如何懷孕並展開找尋父親的冒險旅程。

主要人物有女主角瑪卡拉、父親薩法以及從戰場回來以後就變得有些瘋瘋癲癲的哥哥納瑟汀,他們一家靠著賣兔子過活。瑪卡拉的夢想是成為女演員,然而劇團到村子巡迴演出的那天,他們卻為了上市集而錯過演出。失望的瑪卡拉在從劇場走回家的途中,被一自稱湯姆克魯斯的聲音引誘進樹林,在月光下發生了性關係,瑪卡拉就此懷孕。

在保守的村莊裡未婚懷孕是無法容忍之事,瑪卡拉試著瞞過父親找醫生墮胎,醫生卻在買檸檬水的時候中彈身亡。瑪卡拉只好向父親坦承懷孕之事,為了不讓村人瞧不起瑪卡拉,薩法決定出發尋找這個「月亮爸爸」,三人荒謬的冒險就此展開。

這整部電影的魔幻寫實就呈現在一個接一個的荒謬喬段中,薩法拿到劇團的演員名單,逐一「捕捉」他們讓瑪卡拉指認,但徒勞無功。事情看似毫無轉機,直到瑪卡拉認識了阿利克,後者願意不計嫌隙當她肚中孩子的父親,而瑪卡拉也真心愛上阿利克。他們一起回到村莊,舉辦婚禮,眼看一切就要幸福美滿,卻突然天降牛隻,一下子瑪卡拉失去了父親和丈夫,再次面臨村人的嘲笑。

這部電影是以喜劇的方式呈現,瑪卡拉天真又誇張的演出,納瑟汀背於常人的行為,還有各種不可思議的劇情,都讓人莞爾,但是故事事實上是為悲劇。在看到村人如何對待沒有丈夫卻懷有身孕的瑪卡拉時,我難過得幾乎要掉眼淚。許多人都不曾受到那樣直接且持續的惡意、嘲弄和辱罵,瑪卡拉光是坐在窗邊,經過的人就要敲碎那塊窗子;她只是走在路上,迎面而來的人就要罵她娼婦並阻攔她的路。當瑪卡拉帶著阿利克回來時,全村的人都參加他們的婚禮,但是阿利克一死,她又是人人喊打的淫蕩女人。觀眾都知道瑪卡拉的人格並不會因為她有沒有丈夫而有所改變,但是村人卻是這樣膚淺地評斷她,而深愛女兒的父親也是預見這點才拼了命要找到「月亮爸爸」。瑪卡拉很勇敢堅強,但是在面對全村的仇視時她顯得無力且易受傷害,在失去丈夫和父親後更是無人能夠保護她。

瑪卡拉的哥哥納瑟汀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角色,所有人都認為他是瘋子,唯有瑪卡拉護著他,並辯解「納瑟汀不是瘋子,他只是跟別人不一樣」。納瑟汀所扮演的是所謂「愚聖」這樣的角色,如同《流浪者之歌》裡的村內流浪漢,他們行為反常,看似瘋傻,卻能說出真理。電影一開始納瑟汀雙手掛著玻璃瓶,扮演戰鬥機飛過整個村子轟炸他們,當瑪卡拉問他是要對抗什麼時,納瑟汀回答:「邪惡」,又說:「邪惡在村子裡」。邪惡就是那些封閉保守的村人,當真正的「月亮爸爸」出現,卻因意外而永遠昏睡時,村裡的人們依然要瑪卡拉嫁給他,只因為他是孩子的父親,而不論瑪卡拉並不愛他甚至恨他、並且這個男人就像死了一樣毫無用處。

當村人們圍住瑪卡拉時,就能感受到納瑟汀所說的「邪惡」是怎麼回事。他們幾乎是要殺了瑪卡拉,追趕圍捕她,納瑟汀保護瑪卡拉逃上了一棟民宅的屋頂,插上電源,天花板的電風扇轟轟響起,抬起了屋頂,飛毯一般載著瑪卡拉從村人的眼前飛走、到一個不會仇視她的地方。

這個看似成功脫逃的結局之所以令人難過,就是因為事實上不可能成立,在真實世界瑪拉卡只能被村民公開處刑,而身為旁白的胎兒事實上也無法來到這個世間。導演用了一個假的快樂結局,來點出真正的悲劇結尾。在這個結尾之前的一切荒謬劇情,都可能成立,即使機率微乎其微:瑪卡拉的確可能懷孕、醫生可能被流彈波及、阿利克可能被牛砸死……但是無論如何電風扇不可能載著她逃走。那種感覺就好像因為現實中無論如何瑪卡拉都不可能得救,所以非得用這樣不可思議的方式才能讓她逃過一劫。

用喜劇方式演悲劇是這部電影高明之處,而女主角的表現相當精彩,會讓人打從心底覺得她是個善良的女孩,因此更加襯出所謂「道德」縛在她身上的又是什麼樣的枷鎖。我喜歡這部會帶給觀眾大量情緒的電影,節奏非常流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